20.關於結婚的種種冒險
兩性專家 劉黎兒
日本跟台灣在晚婚不婚、少子高齡等各方面一直都是難兄難弟,日本進展得很快,但是官民對此問題都相當正式,也毫無忌諱地端到桌面上來討論、採取對策;日本社會已經發現並非真的大家都不生,已婚男女大都還是有生,出生率大降的原因是因為晚婚、不婚才是原因,低到只有1.29,而且從2005年起成為人口減少國家,非婚生子比率也極端低;不婚增加的話,孩子就不會增加,但現實上30歲前男人過半都未婚,都會圈的女人也是半數都未結婚,到底不結婚錯了嗎?結過婚的人常常在說婚姻的壞話也讓未婚的人裹足不前,結婚就會幸福,難道是一種幻想嗎?
另一方面,因為社會貧富差距拉大,想結婚也無法結婚的年輕人增加,日本許多研究已經發現,收入倍增的話,結婚早十年;許多專家已經指出,「晚婚化」不足以描述日本社會現狀,而是早已經「不婚化」,現實上40歲以上終生單身,連一次婚都無法結的男人達四分之一;日劇「熟男不結婚」其實是條件好而不願意結婚的優勢男人,但現實上處處都是想結婚而真的無法結婚的劣勢男人,成為結婚難民,大不婚時代就是「不婚」、「不易婚」時代,不容易的原因就是沒錢,結果在日本結婚生子成了奢侈消費,結不起婚、生不起孩子的人越來越多。
美國華盛頓郵報最近報導,美國生育有子女的雙親已婚家庭不到四分之一,結婚生子已經從常態成了特例,這是從1960年開始做人口普查以來最低的記錄,而且有大學學歷以及有錢人才傾向於選擇結婚生子,亦即結婚生子其實已經成為高學歷以及有錢人的專利,窮人只好選擇同居與未婚生子,而且窮人即使結婚,也很容易離婚,真的是貧窮夫妻百事哀。
不僅美國,日本也是一樣,貧富差距造成婚姻生育的差距,只有優勢男人才能結婚生子,女人基本上都只想跟至少比自己優勢的男人結婚;以前的日本社會,只要就業工作幾年,幾乎所有的人薪資都會升到能養家活口的程度,因此誰都能結婚生子,從公司領取扶養家族津貼。但是現在這樣的雇用形態崩潰。薪資已經不會隨年資上漲,厚生福利也遭削減,在這種趨勢中,結婚愈來愈困難,收入差距拉大,低收入男性今後也將會繼續增加,不婚率將會不斷升高。
不婚的原因很多,但日本調查也顯示9成的人跟30年前一樣都還是想結婚,無法結婚的基本原因是,談戀愛另當別論,日本女人結婚的理由,除了愛情外,有8成都很重視經濟上的安定,女人還是想靠婚姻來提升自己的社會階級,拼命尋找比自己上位的男人,希望找到後自己的生活水準大為提高,尤其要選比自己高學歷的男人,當然不屑理會低收入男人;另一方面男人還是想在家庭內維持自己的優勢,但是只有很少數的男人能得到足以維持這樣尊嚴的收入,當然找不到對象。這是因為收入貧富差距雖然不斷拉大,但日本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的概念都沒改變。結果日本社會也一樣,尤其是日本鄉村現在全靠中國東北來的新娘,才能維持日本農業社會,但也因此發生許多衝突以及殺人事件。
觀念跟不上社會結構變化是很大原因,男人女人要結婚都有相當遲疑,要下比以前更多的決心,像日本現在男女交往要交到結婚,平均時間是3.6年,比1987年時整整長了一年,幾乎所有的男女都在愛情長跑,跑到累了才不得不結婚,或是奉子成婚,日本現在幾乎有6成是奉子成婚,婚紗禮服公司都承認這個現實,提供高腰的新娘禮服,否則就做不到生意,連父母都鼓勵兒女先上車後補票,否則別想抱孫子。
雖然未婚,但幾乎所有男女都表示「遲早會結婚」,只是行為、經濟能力漸行漸遠,而且不要說是結婚,甚至連異性朋友都沒有,像日本現在未婚女性有30%是處女,這個數字其實還在升高;每天看許多資訊,都會誤以為在都會男女不時在搞一夜情,但事實上關於性愛的開放也是二極化,有人經驗非常豐富,但也有人對這種狀況非常戒慎恐懼,寧缺勿濫,因此像「電車男」般的童貞男也滿街都是。日本人口問題研究所調查發現52.8%的未婚男人連女友都沒有,沒有男友的未婚女人也達40.3%,現代人工作繁忙,除了職場之外,要邂逅到情人、配偶的可能性其實愈來愈稀薄。
日本2005年調查發現東京圈的單身男人想婚年齡是33.9歲,女人為32.2歲,都比厚生勞動省統計的平均初婚年齡高,也就是現代男女早已經沒有所謂「適婚年齡」,不邂逅到理想對象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,即使有對象的人也不急著結婚。臺灣內政部的人口統計還硬性規定有「適婚年齡」,是很說不通而且粗糙、誤導的,日本的調查有「想婚年齡」、「初婚年齡」等各種項目,至於幾歲才適婚的社會趨勢,並非政府能規定的。
雖然時代不婚化,反過來說,未來可能半數以上的人都不見得會結婚,不是非要結婚的皆婚社會的話,結婚的社會壓力不會那麼大,不論男女更不需要為了結婚而結婚;但並不表示不婚很好,既然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結婚的話,沒有什麼適婚年齡的問題,幾歲邂逅到好對象都能談戀愛、結婚,永遠不必對愛情、婚姻死心。結婚所以有適婚年齡說法,主要因為生孩子還是有生理極限,至少40歲前生產比較不傷母體,否則幾歲都能結婚──因此不必為了年齡問題而焦慮、遷就,也不必放棄愛情、婚姻。多談幾次戀愛也是不錯的,現代人晚熟,過了30、40歲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不少,切記,幾歲都能結婚。
比起結婚率下降,離婚率不斷上升,尤其是「熟年離婚」增加比率最高,顯示相處圓滿的夫婦並不多,也會令人婚姻制度本身也遭到質疑,今後不婚比率提升,或許已婚族變成需要保護的稀有動物,或許人們不會再逼問單身男女:「你為什麼不結婚?」反而會問已婚者:「你為什麼要結婚?」許多單身男女都會自認是不適合結婚的人,主要有三大原因:(1)不想被剝奪自由;(2)不想因為結婚而改變什麼;(3)不想因為結婚而改變現在舒適的生活或降低生活水準,這是結婚尼特族(NEET)自己擁有自己的世界,完全不想讓別人進入,讓自己的蒐藏品或名牌包圍,如果無法維持這種狀態,便非常不安;當然結婚尼特族的出現,其實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父母讓未婚子女寄生,子女更不想放棄這種沒有三餐、家事之虞的生活。
許多男女結婚便很容易離婚,大抵都是對結婚所懷的理想過高,自己個性又強,凡事都要求對方,沒想到需要配合、妥協;但是如果老聽到已婚族抱怨婚姻,認為婚姻是耐力比賽的話,更不敢輕易嘗試,但是結婚真的會幸福?還是不會幸福呢?
其實結婚是bungy jump(高空彈跳),真的不跳不知道,如果想太多,就不敢跳,但跳了之後就有別的世界出現,我的看法是有愛情就跳跳看,人生、性格連喜愛的口味都會因此改變的;此外結婚,就會得到真正只屬於自己的家人,那或許是最為幸福的事吧!
結婚的好處是在外面喝完酒可以一起回到同一個地方,壞處是吵架、對對方生厭也得回到一個地方;現代人離婚的基本原因其實是活得太久了,日本女人平均壽命達85歲、男人80歲,以前味道很差的婚姻只要忍受2、30年,現在要忍耐5、60年,誰能忍得住,因此東方社會也應該要教人不怕離婚,不僅是「勸合不勸離」,否則會更視結婚為畏途,現在許多日本父母都跟兒女說:「你去結婚結看看,不行再回來就好了!」對結婚、離婚乃至婚外情或許都需要新的看法,否則華人社會每個人都活得虛假、不快活,不知道自己為何行不通;最常見的還是父母雖然期盼子女結婚,但插手管太多,所作所為都是在阻止兒女結婚!
我這一年出版了《大劈腿》(包括不倫百象)、《大分手》、《大不婚》的大三元書,其實都沒有鼓勵任何人劈腿、分手、不婚,是想若能藉此透視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本質、心事,這樣或許也不會為了自己的愛情運不佳或婚姻的苦悶而自怨自艾,也才會敢於跨步冒險,拿算盤來算盈虧得失時,也才不會算小不算大吧!